快步前行中的成长阵痛
中国微电子行业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显著的发展活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 年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在 5G 通信、物联网等领域涌现出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一批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长江存储的存储芯片等实现技术突破,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国家大基金的持续投入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强化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但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高端技术瓶颈突出,EUV 光刻机等核心设备依赖进口,28nm 以上制程国产化尚可,但 14nm 以下先进制程与国际差距明显;芯片设计所需的 EDA 工具和高端 IP 核,海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国际贸易环境趋紧,技术封锁导致供应链稳定性受冲击,部分企业面临设备与材料断供风险。此外,产业链协同不足,设计与制造环节衔接不畅,高端人才缺口达 20 余万,这些都成为制约行业向高端迈进的关键因素。
总体而言,中国微电子行业正处于 “量” 的积累向 “质” 的突破转型期,既需巩固中低端市场优势,更要在核心技术攻坚上持续发力,才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